本文转载自君华口腔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qY8VlimEjPnIpwjQxoz-Q
1
医生,请把我的牙做得好一点,我要啃骨头、吃花生……
真相:临床上经常遇到全口牙齿所剩无几或全部缺失的老年患者,他们要求做全口活动义齿修复,并同时要求修复后的牙能啃得动骨头,吃得了花生等.....但其实全口义齿因固位形式的变化,咀嚼功能是有所降低的,如果强行要把这副“假牙”当“真牙”用,吃过于坚硬的食物,就容易造成义齿的松动、脱落。因而建议患者在饮食上要吃温软的食物。
2
我这年龄结婚都算晚了,还怎么矫正牙齿?
真相:很多人认为做牙齿矫正、戴“钢牙”,都是小孩子的专属,而已经成年的人就不能做,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不可否认,在孩子恒牙都萌出后进行矫正是最合适的时间,此时牙齿移动比较快,矫治难度较成人低,效果也好。虽然成年人进行正畸治疗的难度和时间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成人不能做矫正。相反,成年人多数是自主要求进行牙齿矫正,配合性好,经济独立,能选择更为合适的矫治方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担心因矫治而影响社交、工作的人,可以选择隐形矫正或舌侧矫正等,摆脱传统正畸托槽和钢丝带来的影响。
3
洗完牙感觉牙缝变大了,牙齿还酸,一定是洗牙把牙齿洗坏了!
真相:首先要清楚洗牙的原理,即用圆钝的洁牙器械,通过超声震动和水喷来清除牙结石、色素。患者洗牙后之所以会感觉牙缝变大,是因为之前牙结石填充在牙缝里,被清除掉后当然会感觉牙缝大,这是正常的。有的患者是第一次洗牙,出现酸痛、出血的情况,这是由于牙结石被清除,被压迫的牙龈露出本来的面目导致的,也属于正常情况。洗牙后牙石还会出现,因此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要进行一次洗牙,以维护口腔卫生健康。
4
我才不拍片,没有需要,还有辐射!
真相:口腔医生要求病人拍牙片,是为了明确牙齿、骨骼和关节的具体情况,以便做出正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病人认为医生光凭肉眼就能发现病变,但实际上当医生用肉眼就能发现病损时,病情一般都比较严重了,而且更多的是肉眼检查不出的病变,牙片不仅能辅助早期诊断,更能确诊很多“隐藏”的疾病。另外口腔科拍片辐射剂量很少,对身体不良影响甚微,正常患者拍牙片无需担心辐射造成危害。
5
小孩子牙蛀了还会换,不用管。
真相:这是正常人的正常思维,用坏了还能再生的东西,干嘛要修呢?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说,乳牙坏了如果不好好“修”,不仅影响将来萌出的恒牙,还会影响孩子全身健康。如乳牙龋继发根尖炎症,就会影响恒牙胚,导致恒牙发育不良:乳牙因龋提前拔除、脱落,会使周围牙倾斜移位,导致恒牙错位萌出;乳牙龋坏、疼痛,影响进食和营养摄入,会导致孩子生长发育障碍等。因此不能忽视乳牙疾病,发现龋坏应当及时治疗。
6
我才缺了一颗牙,还能吃饭,不需要修复。
真相:讲道理,缺一颗牙还能吃饭是没错,但不是这样就不需要进行义齿修复。缺牙后牙列出现缺隙,会使对领牙过度生长,导致牙齿异常接触;而邻牙会向缺隙侧倾斜、移位。上述情况发生在前牙会影响美观,发生在后牙会影响咀嚼功能或造成咬合创伤。此外,缺隙的出现还导致牙间隙的增加,容易滋生细菌,增加患龋病、牙周病的风险。所以缺牙后应及时进行义齿修复,避免不良影响。
7
蛀牙补好了,怎么还会蛀?
真相:补牙不是一劳永逸的,更不会让你终生免疫龋病。牙齿补好后会不会再蛀,主要取决于有没有维护好口腔卫生,如一些不良饮食习惯没有得到纠正,或牙齿清洁措施没有做到位,牙齿就容易再发龋病。另外,补牙用的充填材料本身的性能决定了其在口腔环境中可能会发生溶解、热胀冷缩等现象,导致牙与充填物之间出现微小的缝隙而容易患龋。所以不要以为补了牙就可以对蛀牙放松警惕,不好好保护牙齿,龋病很快又会找上门来。
8
牙坏了早晚要掉,没必要做根管治疗?
真相:有些病人感觉根管治疗很贵,又不相信牙齿经过完善的治疗后能保留下来继续行使功能,而认为牙早晚都会坏死、脱落,没必要做根管治疗,其实不然。当牙齿、牙髓和牙根尖发生病变时,及时进行根管治疗是促进病变愈合、挽救患牙的好方法。恒牙一但脱落,就永久失去哪怕事后补牙也不比原来的牙齿好用,所以现代口腔医生会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尽量拯救和保存每一颗牙齿,而不是动不动就拔牙。